分享净水热知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区别!
这四种过滤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微滤(MF)
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原水在静压差作用下,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压侧,为透过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从而实现原料液中的微粒与溶剂的分离。常见的PP滤芯、陶瓷滤芯就属于微滤范畴。
作用: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2、超滤(UF)
过滤精度小于0.1微米。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作用:主要过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超滤膜根据膜材料,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为:平板式、管式、毛细管式、中空纤维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滤净水器,多以中空膜为主。
3、纳滤(NF)
过滤精度为0.001微米,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性是膜本体带有电荷,主要去除直径为1纳米左右的溶质粒子,故被命名为“纳滤膜”。
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截留水中粒径为纳米级颗粒物的一种膜分离技术。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 。
作用: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
4、反渗透(RO)
过滤精度为0.0004微米,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只允许水分子(0.0003微米)通过,而其他物质不能透过RO膜,从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用:主要滤除水中胶体、重金属、微生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